您的位置: 首页理论视点 → 正文
理论视点

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构建出美好精神家园

[日期:2020-10-25]

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。它培育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信仰。人民有信仰,国家就有力量,民族就有希望。要培育人民的信仰,就要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,树建信仰之魂,构建出人民群众的美好精神家园。

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,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,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。”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,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,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”......这些话语深刻阐明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。

构建群众美好精神家园,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凝聚思想的阵地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,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,是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,是推动乡村振兴、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有益之举。人因思想而伟大,国因思想而强大。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,让党的创新理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打通宣传群众、教育群众、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更好凝聚出新时代的伟大力量。

构建群众美好精神家园,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更有归属感。归属感体现在通民情聚民心,体现在汇爱心解民意,也体现延伸服务“触角”,对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收集,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一平台集中解决,在问题解决中让群众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产生归属感。同时,根据群众的需要,做好延伸服务的“触角”,比如关爱老人、残疾人、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,为群众提供便利的服务,像“爱心简餐”、日间照料服务、休闲娱乐,真正让群众产生幸福感。

新时代,人民群众有新的需求。新时代,适应人民群众的新需求,需要更好解决当前群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,唯其如此,才能更好地团结群众,才能更好地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。

(来源:中国青年网;作者:廖曌)